國際貨物買賣雙方對于合同是否成立而發生爭議進而導致糾紛發生是國際貨物買賣糾紛中為常見的情況。對于買賣雙方來說,買賣合同成立是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關系得以明確的前提條件。如果合同尚未成立,對當事人來說既無權利可言,也無應當負擔的義務。某項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成立取決于買賣雙方要約和承諾的有效成立。當一方發出了一項有效的要約,另一方作出了一個有效的承諾,該項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即告成立。因此,要判斷某項合同是否成立并解決相應的糾紛,就必須考察買賣雙方各自向對方發出的要約和承諾是否有效成立。
一、糾紛的常見類型
對于合同是否成立的糾紛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買賣雙方當事人對于要約有效期的爭議
要約有效期對合同的成立至關重要。只有在要約有效期內作出的承諾才能導致合同的成立。一般來說,要約有效期需要在要約中明確規定。例如,要約自發出之日起七日內有效;或者要約在10月10日前有效等等。在這里,要約有效期從何時開始起算至關重要。按照各國的法律以及有關的國際貿易公約和國際慣例的規定,一般采取要約發出生效主義或者要約到達生效主義兩種原則。前者指要約有效期自要約人發出要約之日起算,后者指要約有效期自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日起算。因此,在實際訂立合同時應當在發出的要約中中明確規定要約采取何種計算原則,這樣才能有效避免雙方的歧義,防止糾紛的產生。要約超過有效期之后作出的承諾不產生法律效力,合同自然不能成立。
(二)買賣雙方當事人因要約撤銷引起的爭議
《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六條規定,要約人在要約中已經寫明受要約人接受要約即承諾的期限或者以其他方式表明要約是不可撤銷的,或者受要約人發出接受要約的通知之后撤銷要約的通知才送達受要約人的,要約不得撤銷。由此可見,要約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己發出的要約的約束,不得隨意撤銷或者修改要約,否則就會引起買賣雙方的糾紛。
(三)買賣雙方當事人因要約撤回引起的爭議
《公約》第十五條規定,要約于送達受要約人時生效;即使是不可撤銷的要約也可以撤回,如果撤回要約的通知于要約送達受要約人之前或同時,送達受要約人的??梢?,要約撤回是要約人在要約生效之前阻止要約生效的行為。因此,如果要約人撤回要約的行為是有效的,則受要約人就不能作出有效的承諾,合同就不能成立。在實際訂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要約人與受要約人應當按照《公約》的規定,正確處理要約撤回的問題,避免發生合同締約爭議和糾紛。
(四)買賣雙方當事人因承諾修改要約內容引起的爭議
《公約》第十九條規定,如果接受要約的通知對要約內容作了實質性改變,則這種接受就不能構成承諾。所謂實質性改變,是指承諾對要約中有關貨物價格、付款、貨物質量和數量、交貨時間和地點、賠償責任范圍和解決爭端方式等構成合同主體的主要條款作了實質性內容的改變。因此,有效的承諾必須是無條件的承諾,即承諾必須與要約保持一致性。承諾如果修改了要約的內容,則有可能影響合同的成立。在實際訂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過程中,如果由于承諾方對要約作了實質性的修改導致承諾無效,合同不能成立。
(五)買賣雙方當事人對于沉默是否構成承諾的爭議
沉默是指受要約人對要約置之不理,既不表示接受也不表示拒絕?!豆s》第十八條規定,沉默或不作出其他行為本身并不夠成承諾。只有受要約人明確聲明或作出其他行為表示同意一項要約才構成承諾。所謂作出其他行為,可以是根據該項要約或依照當事人之間確立的習慣作法或慣例,例如與發運貨物或支付價款有關的行為,來表示承諾,而無須向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
二、引起合同成立糾紛的原因
引起合同成立糾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納起來主要與下面兩個因素有關。
(一)國際貨物買賣雙方當事人依據的國內法律、國際貿易公約或國際慣例不同,導致雙方訂立合同時對要約和承諾的理解有差異,因而發生糾紛。
(二)當事人在具體處理爭議時采取措施不當,使一些本來能夠避免的糾紛未能避免。
更多新聞